教务处:强基固本提质增效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新突破

作者:  来源:教务处  编辑:王沛然    时间:2023-02-22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干部研讨班和“双代会”提出的“三个转变、九个突破、十个聚焦”,教务处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七个重塑”,强基固本聚合力,提质增效促发展,着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新突破,具体工作思路和举措如下。

一、工作思路:围绕学校“十四五”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目标任务,抓好本科教育教学“新基建”,聚焦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核心要素(课程)、主要剧本(教材)、关键突破(技术)四个要素,开展创新性工作,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总量性“大”向结构性“强”转变的“三个转变”,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新突破。

二、工作举措

(一)扎实做好审核评估,重塑教育教学理念。

1.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以本科教育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围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研习,提高认识,扎实做好自评自建、报告撰写、硬件准备等工作,以优异成绩和良好状态完成评估工作。

2.以审核评估为契机,深入推进“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综合改革和以“四个融合”为路径的一流本科行动方案落实,完善教师荣誉体系等教学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着力解决“学校-教师-学生”投入问题,打造青岛大学质量文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二)抓好一流专业建设,重塑专业培养体系。

1.以一流专业建设引领支撑一流本科教育。强化已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构建“教指委-学校-院部-专业”协同联动机制,发布《青岛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自评表》,对2019年、2020年获批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进行全面考核。

2.以“四新”专业建设、“六卓越一拔尖”2.0为导向,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发展数字智慧医学等新兴交叉专业/方向,巩固强化纺织工程等优势特色专业,改造物流管理等传统老化专业,暂停教育技术等办学条件差的专业。做好2023年专业设置调整工作,申请撤销专业5-6个,备案专业由91个压缩至85个左右。

3.扎实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完成口腔医学、英语师范类等6个专业专家进校考察,历史学(师范)等4个专业认证受理。尚未接受认证的专业需继续做好自评自建工作争取早日接受认证,通过认证的专业要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三)强化“专业+”意识,重塑专业培养模式。

1.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人才培养理念,打造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验、实习、实训”大实践教育深度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有机链。按照“专业+”思维,以多种方式建设专业,打造专业平台。

2.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人才培养特色班、实验班、创新班(“一院一班”),启动第二批立项工作,新增建设5-10个交叉学科创新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新增立项4-6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培育1-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发挥学科优势、促进交叉融合,启动第二批微专业立项工作,以需求为导向、以灵活方式立项建设5-10个复合型微专业。

(四)打造一流课程教材,重塑多元课程体系。

1.以“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强化融合、与时俱进”为原则,打造不断更新迭代的“通识+专业+多元/实践”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和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美育、劳育、体育课程体系,强化“五育并举”,注重交叉课程、国际课程建设。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加强博雅课程建设,完成“青大味道”通识教育精品课程立项。

2.建强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抓好课程思政项目培育,打造立体化多维网络思政课堂。推进一流课程精准培育,分类别分学科开展专题工作坊。升级改造超星泛雅平台,实现“校-院-教师”三级管理,推进优质课程、达标课程认定。

3.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开展2022年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中期检查,重点培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塑课堂教学模式。

1.深化“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完成“一院一策”“一课一案”制定,做到教材到位、教案到位、网站到位、课程改革到位、授课到位“五个到位”;部署智慧化课堂教学软件,增加课程难度、深度和学业挑战度,强化学生参与度、活跃度、展示度和过程化考核。

2.持续开展周四集中教研活动,丰富教研内容,做好宣传报道,打造“教研动态”专栏;完成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评选和省级推荐工作,培育省级1-2个。落实国家级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完成9个校级项目建设成效考核,启动第二批申报工作。

3.建立“校-省-国家”等各级各类项目“申报-立项-开题-验收”“四个统一”机制,完成2017-2020年校级教改项目结题验收,新立项校级项目50项左右,注重优秀项目推广和教学成果培育,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要突破。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加大教师访学研修、培训力度。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重塑新型育人模式。

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构建“广覆盖、全过程、普受益、开放式、可持续”双创教育生态,夯实双创教育进方案、进课程、进课堂、进学分“四进”机制;制定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方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三大平台”“五大体系”。

2.实施“双创优课支持计划”,新开设选修课程10门,培育专创融合示范课程10门,重点做好专创融合课建设,每个专业培育建设1-2门专创融合课,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双创教育教学研究、线上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中。

3.实施“双创优师成长计划”,建立科研项目-大创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四年不断线”运行机制,实现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立项数提升10%,“创青春”“互联网+”等综合类赛事实现金奖突破。优化师生双创激励政策,培育建设双创示范学院,加强慧创空间、创业谷建设,培育学生创业团队20个。



< 上一篇:科技处:用有组织的科研推动实现科学研... 下一篇:人力资源处:多措并举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