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导航菜单

我校召开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建设情况调研会

作者:张宁 泮君玲    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杨伦   日期:2025年09月18日 14:54   阅读:1

新闻网讯 9月17日下午,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建设情况现场调研会在我校会议中心302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牛海涛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研究生处处长郭宁,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史全岐,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庞靖祥和二级主任科员尹凤杰,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代表赵站稳、于晓麟,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王国伟、解鑫、李英文晓,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朱鑫升,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澄,研究生院院长许元红、副院长张宁,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李山东,纺织服装学院院长许长海,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蒋荣超,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倪荣刚,以及校内导师、产业导师、卓越工程师研究生代表等出席会议。

牛海涛代表学校对省厅领导、专家及合作企业的莅临指导致以诚挚欢迎与感谢。他指出,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通过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重点推进三大核心工作:一是强化实体建设,于2024年12月正式成立青岛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配备独立办公场地、专项经费及专职团队,紧密对接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强省目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格局;二是深化体系培养,实施工学交替模式,全面落实双导师制,构建课程-实践-评价全链条培养体系;三是优化平台合作,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实践基地,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实现招生与科研精准对接,校企联合攻关成果显著,2025年顺利完成首批73名研究生招生工作。

庞靖祥及尹凤杰在调研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育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强调,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全面掌握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进度及人才培养实效,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同时,重点了解高校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瓶颈,通过精准施策,从政策层面强化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切实为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支撑。

郭宁对我校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系统阐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实践经验,强调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是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持续创新符合工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郭宁特别指出,实体化运行是学院建设的核心环节,建议构建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评估培养标准与产业技术发展的匹配度,通过课程体系与实践项目的持续优化,确保人才培养始终与行业前沿需求保持同步。

史全岐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情况,对我校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推进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卓越工程师培养需突破传统学科壁垒,着力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重点培育学生的工程系统思维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山东大学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建立企业导师全程参与机制,在培养方案制定、项目化课程设计等关键环节实现深度产教融合,有效确保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许元红从建设背景与思路、运行机制、重点任务、支持保障及发展规划五个维度系统汇报了我校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进展,重点阐述了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李山东聚焦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详细介绍了通过项目驱动实现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协同联动的创新实践模式。许长海则从纺织服装学院实际出发,分享了研究生工作站在双导师制培养、校企联合攻关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王国伟详细介绍了歌尔股份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创新实践,重点阐述了通过双导师制培养、定制化课程开发等举措,显著缩短了学生入职适应周期,提升了毕业生岗位匹配度。金澄则系统汇报了青大-青软-歌尔三方合作育人机制的运行成效,从研究生课程体系重构、工程实践平台建设、企业项目嵌入教学三个维度,展示了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路径。

与会领导、校内外导师代表、企业代表及研究生代表围绕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的深化路径与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策略展开深入交流。各方代表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及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调研会议,为我校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我校将以此次调研会为契机,着力构建高质量研究生产教融合自主培养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下一篇:我校成功举办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 >
欢迎关注青岛大学公众号
  •  

    电话:(86)-532-85951111

  •  

    传真:(86)-532-85953085

  •  

    校长信箱:xiaozhang@qdu.edu.cn

  •  

    书记信箱:shuji@qdu.edu.cn

  •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4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