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导航菜单

物理科学学院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王君学    来源:物理科学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年09月15日 15:32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物理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张忠胜在JCR分区一区、中国科学院2区TOP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IF=5.6)以第一作者发表了题为“Composition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t Properties of PIN-PMN-PT Ternary Transparent Piezoelectric Ceramics”的研究论文,我院张永成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透明铁电材料因其良好的光学、电学性能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这使其被应用于医用光声成像、透明压电换能器等领域,其中作为新一代透明压电陶瓷材料的Pb(In1/2Nb1/2)O3-Pb(Mg1/3Nb2/3)O3-PbTiO3(PIN-PMN-PT)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潜力。



该工作通过两步烧结法制备了Sm掺杂15PIN-PMN-xPT透明压电陶瓷,通过调节PMN和PT的固溶配比(x=31,33,35,37,39),分别得到了三方相为主,三方相四方相共存,和四方相为主的透明压电陶瓷。结果表明,当物相结构为四方相稍多于三方相的三方-四方共存结构时,能够诱导出水痕畴和条纹畴共存的混合畴结构,此时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其中,1mol%Sm-15PIN-50PMN-35PT陶瓷在室温条件下的压电系数d33可达到760 pC/N,光学透过率T能够达到62% @ 2000 nm,并且其居里温度达到了187.4℃。变温测试结果表明,当温度达到96℃附近时,三方-四方相的耦合达到最佳状态,样品的d33可达到1100 pC/N,高于目前该体系已报道的性能。本工作所制备的PIN-PMN-PT透明压电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透光及温度稳定性,未来在透明光声换能器及医学光声成像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责任编辑:杨伦     

< 上一篇:物理科学学院李洪森课题组在Nano Lett.发表封面论文 下一篇:生命科学学院沙珍霞教授科研团队入选2025年度“中国水产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
欢迎关注青岛大学公众号
  •  

    电话:(86)-532-85951111

  •  

    传真:(86)-532-85953085

  •  

    校长信箱:xiaozhang@qdu.edu.cn

  •  

    书记信箱:shuji@qdu.edu.cn

  •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4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