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青大

刘增人:青大旧事--博文楼今昔

作者:  来源:  编辑:李鹏    时间:2019-06-21    浏览:

其实,博文楼最初没有名字,就叫做教学楼。因为我1987年调进青岛大学时,就只有这一座教学楼(还有四座楼,不过都是学生宿舍。另有一座三层的小楼,大都是机械系、电气工程系的实习工厂和主要为他们服务的设备处,故有人称之为实习楼)。全校大多数科系,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几乎一切教学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我们的各位领导,各种科室,还有校医院,就统统挤在一座Y字型学生宿舍楼的一条“腿”里。我们要找领导,只要走进这座楼,拐进这条“腿”,就什么问题都有头绪了。教学楼的三楼,有学校唯一的会议室,校领导研究事项,接待贵宾,一律在此举办。我只有幸进去过一次:那是职称评定已经停顿了四年之后的1992年。我和好像足有三十几位申请晋升教授的同事,团团围坐在会议室的三面,评委们在中间一面。至今还记得他们都很和气、亲切,议论着、评定着我们这些迟到的教授的成果,不时还荡漾起平易近人的笑声。那年,我们十七人,在这博文楼里一起被通过,成为青岛大学职称评定史上最“宏伟壮观”之举。

后来,又建造起一座专供理工科使用的楼,装饰着巧克力般的暖色外墙。为了和旧的教学楼区别,大家都叫做实验楼。物理、化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等兄弟系科都搬家了,住进了漂亮的新房。我们中文、外文、社会学、国际关系、语言中心等,眼巴巴看着人家乔迁新居,喜气洋洋,却只好在已经相当破旧的教学楼里坚守。听说那时有一位分管校舍的负责人,来找中文系主任协商,说是新楼分配很紧张,中文系现在有两间办公室,是不是让出一间?系主任先生很平静地说,两间都上交吧,中文系不用办了。那位负责人就没有再说什么。从此,中文系就一直在这两间房子里生存。一间作为资料室(每到阴雨连绵时节,就需要开启紫外线灯照射,防止图书杂志发霉长毛),一间作为系办公室。系办公室里有四张办公桌,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兼辅导员、系主任、副主任(二位)、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等都在这里集体办公。还有两个文件橱,满满当当地塞着学生档案、教学文件等等。橱子顶上,则是封存待查的学生论文、试卷之类,高高地一直堆到天花板。

1993年,青岛大学合校了,学校实行大概是全国高校唯一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原中文系主任升格为文学院院长,我被任命为文学院下属的中文系主任,与总支书记、副系主任合用一张办公桌,每人一个抽屉。记得那时中文系最先进的办公设备,是文学院代购的一台特别业余的286组装电脑,一台针打式打印机。这两位朋友,我猜想也许是自恃从“上级”下来视察的,个性都比较鲜明。电脑的独特功能是自行删除文件。我们吭哧吭哧奋斗半天,回来一看,文件变了,或者少头去尾,或者“没心没肺”。打印机则带有自我休整的功能。打印八九张,甚至十来行,它无缘无故就歇菜了。何时再开工,从来不和我们商量。1994年,中文系申报新闻学本科专业,教育厅派来五位专家考察审定。我们需要准备一式七份材料,我是整整和这两位老爷博弈了将近一周,其中的甘苦,真是一言难尽。同年,我代表中文系和外事处去国家汉办申报HSK考点,文件更多了,又是图标,又是数据,那就更是一场磨练意志、考验毅力的苦战!直到我下岗前夕,学校一连盖起了好几座教学楼,我死缠软磨,把当时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请到中文系办公室“做客”,请他欣赏我当副主任、系主任近十年来“拥有”的唯一一个抽屉。他于是把教学楼五层最好的房间,大部都分给了中文系。我们东边是文学院院部机关,西边是德语系。钥匙刚刚拿到,我立马把最敞亮向阳的一大间房子,安排作为系资料室,让图书资料和来此看书、备课的老师们一起享受阳光的明媚……我就是想让老师们在阳光里备课、读书。我退休时得到文学院书记的高度赞扬,说我是“高风亮节”!听了少许有一点惭愧,但更多的是高兴——这毕竟是学院最高领导的定评啊。

退休后,我作过两届督学,实际只干了三年。三年里,我听课出入最多的,还是这博文楼。课后,有时便和第一线的老师们闲聊,顺便也提几点改进的意见。大多数青年教师是欢迎的,但也有不少次碰壁……现在,不但工作条件早就鸟枪换炮今非昔比,诸位多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教师的收入,据说也增加了不少,虽然和房价还是无法比拟,但毕竟可以在若干职场间保持若许“师道尊严”了。

我曾经应约给青岛的某报写过一篇拙文,题目叫做《青岛人的大学梦》。大约因为不合要求,一直没有收到样报,更没有事先承诺的稿费可言。但文章却不断在网上沉浮飘零,当然是被四分五裂了的。我记得其中有这样几句:

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大体上分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四大门类。前两者旨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科学主要用于处理人与人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文学科,则主要指向处理人和自我关系的领域,即人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自我,提升生命的价值和境界。一座像样的现代城市,如果没有高层次的人文学科,或者说没有一所文理融通的综合大学,就有可能丧失了它的智慧库、人才库,丧失了圆融通达、淋漓酣畅的精气神。如果说科学构建起城市的骨架肌肤,那么,人文精神就灌注着城市灵动的精魂。孔子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没有水的山,难免显得干枯,了无葱笼的诗情与生机。山水配搭得当,才成为活生生的风景。没有人文学科支持的城市,也是如此。

我们的博文楼,就是在青岛这座日趋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兴城市里,充当着人文精神的制高点,人文学科的桥头堡,人文知识的学术库!无需自惭形秽,不必过分谦抑,博文楼里的科研成果,博文楼里走出的栋梁式人才,一直领先着青岛的人文学科,一直是青岛人文研究的学术高地。如何在全新的博文楼里发扬光大,才是当下的青大人一宗无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看到崭新的博文楼,难免想起历史学家胡滨、英语专家周汉林、语言学家黄伯荣等长者。他们大都是较早来到这里,活跃于博文楼,也献身于博文楼。他们走得早一些了,我们纪念他们,却并不悲伤,因为这是规律。我是45岁走进博文楼的,现在也直奔八旬。我们这些人,也在按照规律前行,谁也不能例外。但我们并不消沉委顿,正如鲁迅所说,身内的青春固然已逝,身外的青春不是宛然还在吗?且看这博文楼,它像是一面镜,昭示着斗转星移,天地玄黄;它像是一卷书,记载着坚守和奉献、智慧和风骨、操守和文采;它还像一轴画,流泻着诗情,晕染着光彩,背景里自然也糅合着足够的苦恼与无奈、失落与追寻——它最像是一座碑,深深地铭刻着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海阔天高!

(2014年旧作,2019年新改。注:原文有删改。)


< 上一篇:“忆百十征程,展风华正茂”诗文创作大... 下一篇:一纸书信 十年约定 >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