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9月22日,以“海洋史与城市史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山东青年史学家论坛在我校举办。本次论坛由山东省历史学会主办,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承办。中国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山东省政协党组成员、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唐洲雁,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赵兴胜,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罗群出席论坛。校党委书记胡金焱,青岛市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本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历史学院院长马斗成、党委书记刘宗国分别主持开闭幕式。


胡金焱从历史久、学科全、规模大、成长快、贡献大等五个维度介绍青岛大学办学历史与发展成就。他指出“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最悠久、最深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史学最鲜明的底色,做好海洋史与城市史研究是历史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一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本次论坛在青岛大学举办是一次聚焦理论前沿与专业实践的发展契机,对于推动历史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李本雄在致辞中结合青岛这座滨海城市的历史底蕴,指出海洋史与城市史研究对于推动地方文化传承、服务区域发展,助力青岛加快打造现代海洋城市正当其时。

唐洲雁说,山东正全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在胶东海洋生态史、近代港口城市社会变迁等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为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了历史方案,这些探索,既是对山东海洋与城市历史底蕴的挖掘,更是对中国特色史学体系建构的有益实践。他寄语青年学者要扎根齐鲁大地,回应时代命题,以实证研究接续史学薪火,为中国史学注入山东力量。

李捷评价此次论坛以“海洋史与城市史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非常有意义。他代表中国史学会向第五届山东青年史学家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承办这次论坛的青岛大学和青岛大学历史学院表示衷心感谢。李捷还对青年史学工作者提出几点希望。一要坚定不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此作为中国史学研究的方法论。二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立场。三要以敬畏之心履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四要有学术定力,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学术成果,贡献史学精品。
论坛汇聚了省内外史学领域60余位专家学者。罗群教授以《中国共产党边疆认知与边疆话语的百年流变》梳理党对边疆认知演进与话语构建,分析其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关联。赵九洲教授以《黄渤海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总结该领域成果与不足,从生态视角、区域协同维度提出未来研究方向。6个平行分论坛紧扣“海洋史与城市史的过去与未来”主题,围绕历史脉络、研究范式及现实价值开展了深度研讨,成果丰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