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集萃

实施科学研究提升工程 加快推动我校科技创新

学校六届三次“双代会”代表发言(节选)

作者:  来源:  编辑:郭书君    时间:2021-04-01    浏览:

科技处处长 李荣贵

“十三五”期间,我校科学研究实现了快速发展,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3127篇,其中,Natur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JACS,德国应化和先进材料这十种国际顶级刊物就发表论文65篇。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4个。服务社会取得新进展,时隔多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省部级科技奖励34项,其中一等奖4项。

我校“十四五”科技发展主要目标是争取获得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00项,国家级项目100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5000篇,新增国家级平台2-3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3个,到账经费20亿元。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学校党政工作也要点明确了今年的科技奋斗目标是争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7-9项,争取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5项,科技经费总额达到3.2亿元。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4600项;申报国家奖2-3项,获得省部科技二等奖以上奖励5项以上,新增省级平台1-2个。

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研究提升工程,提质增量,融合聚焦。提质就是提高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能力,增量是大幅提升以科技经费为主要指标的科研产出数量,融合就是推动跨学科学科集群研究平台的建设,实施交叉研究,推动产教研的紧密融合,实施一体发展。聚焦就是围绕学校国家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配制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

为此我们主要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青岛大学在自然科学业绩分类分级评价办法》《青岛大学自然科学标志性科研业绩奖励办法》等文件,制定《青岛大学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办法》《青岛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办法》等新政策,积极推动科技管理的“放管服”,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批建平台、校直属研究机构、学科集群研究平台及校地企联合研发机构的运行管理制度,发挥各类平台在“对接校地,汇聚信息,统筹合作,引导供需,招才引智”的作用,使各类研发平台成为学校高端人才汇聚地、大团队的集聚区,大项目策源地和大成果的主产区。

三是提升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实施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引导广大教师进企业、进车间。积极搭建校地、校企和校地企新型研发平台,为广大教师对接企业提供桥梁。积极推动产教研一体发展,把产业服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激发学院办大学活力,指导学院对接企业,通过资源共享、人员互聘、项目共担和平台共建等多种形式,主动获取社会资源。

四是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合作平台和成果数量,增加我校教师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中的话语权。

五是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总之,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十四五”科技发展目标,严格落实发展规划,充分激发广大师生的创新活力,我校科技创新必将取得新突破,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必将取得新进展。



< 上一篇:科学谋划 精准施策 做好“十四五”的开... 下一篇:脚踏实地 开拓创新 全力服务学生全面发... >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