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第十四周学术讲座信息一览

作者:  来源:  编辑:李鹏    时间:2019-05-25    浏览:

人文社科类

 

举办部门:浮山书院

1.修昔底德与柏拉图:西方政治传统中的霸道与王道

讲座时间:5月25日19:00~21:00

讲座地点: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博学厅

主讲人:任军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富布莱特研究学者,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太古高级访问学者,曾被评为复旦大学2011届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2018“年度优秀教师”,曾担任2016年第八届“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授课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美国政治。著有《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民德与民治:乡镇与美利坚政治的起源》,编译《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译著《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寡头统治铁律》《政治科学要义》等文献。

讲座内容:在西方精神大传统中,始终存在两种小传统之间的对峙、紧张和冲突:以修昔底德为代表的“政治”理论传统以探寻帝国秩序的现实途径为鹄的,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传统以探索本源性“真理”为职志。柏拉图以乃师苏格拉底的“爱智”之旅为载体,寻找“以德行仁”之王道秩序的可能性,修昔底德以雅典帝国的盛衰为轴心,呈现“以力假仁”之霸道秩序所导致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悖谬。

本讲座将从柏拉图《理想国》和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出发,缕述两种小传统之间关联,反思权力与正义、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张力,既有助于重新认识西方,更有益于重新认识中国。

举办部门:国际教育学院

2.国际汉语教师的“教”与“研”

讲座时间:5月31日14:00

讲座地点:敏行楼三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胡晓清,鲁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讯评审、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通讯评审,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语言学与华语二语教研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讲座内容:报告分析了国际汉语教师面临的现实困惑,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了“教”的三个逻辑层次,以及教与研的逻辑关联。其后以写作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从教到研,再从研到教的循环。最后以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为例再次阐明研究反哺教学、教学提炼研究主题的二维关系。

举办部门:外语学院

 3.英汉语言类型学特征分析

讲座时间:5月31日13:30—15:00

讲座地点:博文楼312

主讲人:高明乐,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学双语研究会监事长,全国外语类院校大学英语协作会副会长。研究方向语言学及翻译,发表专译著11部,论文30余篇。

讲座内容:从底层语义结构到表层话语表达,汉语和英语在语法属性上存在着本质差别。英语构型性强,语序是控制句子内部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形式,为保证构型需要,句子必须有主语,句法成分相对齐全,句子是话语表达的主要形式,属于句子显著性语言。而汉语构型性弱且形态贫乏,句内的语义关系主要由词汇语义特征和语境控制,由于交际的需要,语序比较灵活,句法成分或有省略,句子并不是话语表达的必需形式,属于话段显著性语言。汉语和英语的这种语言类型学差异导致两种语言在话语编码与解码方面的不同。英语句子的编码和解码由句法构型制约;而汉语句子的编码与解码同时可以由话语语境和动词词汇语义特征制约。

举办部门:团委

4.中西文化的差别

讲座时间:5月30日18:30

讲座地点:笃行楼模拟法庭

主讲人:Seeram Ramakrishna,男,1964年6月生,199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 2003年晋升为力学工程专业全职教授,任工程学院院长、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主任和生物工程分部主任等职,之后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

讲座内容:中西方文化的差别

举办部门:历史学院

5.“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以拉克伯里学说为例

讲座时间: 5月31日上午10:10—12:00

讲座地点:浮山校区德润楼历史学院四楼会议室

主讲人: 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学院副院长、《史学史研究》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委员等。德国海德堡大学、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刘师培与中西学术》、《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清学史著述之研究》、《古今中西交汇处的近代学术》等,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日文论文百余篇。

讲座内容:清末,在特殊的时代条件下,关于中国人种和文明的起源问题,受到政、学两界的共同关注。其中,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所倡中国人种、文明自巴比伦而来的学说尤得时人青睐,对当时的政治、学术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了解这一历史,对于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颇为有益。本讲座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拉克伯里其人及其学说;二、拉克伯里学说传入日本;三、中国学者对拉氏学说的介绍与接受;四、中国学者何以会接受拉氏学说。

 

自然科学类

举办部门:电子信息学院

6.人工智能发展:群体智能前沿技术与应用展望

讲座时间:2019.5月31日13:30-17:30

讲座地点:国家重点实验室423

主讲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卫星通信、雷达探测、无人智能领域的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山东省机械电子工业部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杰出工程师等荣誉称号。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6项。现任中央军委科技委无人智能、海军装备专家组、五院科技委通信与导航专业组成员,中国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委员会委员,培养研究生6名。

讲座内容:受生物界启发,蚁群、蜂群、鱼群、鸟群、狼群、蛙群等相对简单生物群体的通过合作能表现出复杂智能行为的特性。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群体智能研究面向特定领域和特定任务下的适应环境的分布式协同、集群自主学习、机理和聚合、涌现等。

针对当前人工智能+各领域的研究热点,报告重点群体智能的概念、机理和关键技术,基于仿生、算法、通信、协同、规划、决策、演进学习等前沿技术,持续提升群体智能的智能化水平,展望未来海、陆空、天跨域异构群体的广阔应用前景。

举办部门:公共卫生学院

7.HIV的流行和防治

讲座时间:2019年5月26日 10:30-11:30

讲座地点:青岛大学行政楼407会议室

主讲人:马丽英,女、博士,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后;国家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艾滋病组PI,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PI,北京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中国艾滋病学会检测组委员,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的编委,中国认证认可委生物安全BSL-3实验室评审专家。国家认可委和卫生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活动能力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北京市科技成果和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HIV病原生物学和耐药性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973子课题、863、传染病重大专项以及美国NIH和欧盟资助的多个项目。在《AIDS》、《JMC》、《JAC》、《PNAS》等国内外艾滋病重要期刊累计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文章56篇。国家新药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得中华预防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讲座内容:从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中总结和探讨HIV的流行和防治。

举办部门:基础医学院

8.端粒酶在衰老及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讲座时间:2019年5月27日15:00-16:30

讲座地点:登州路图书馆报告厅

主讲人:丛羽生,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2011年12月受聘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高端人才, 2012年入选杭州市“521”全球引才计划专家。长期从事细胞衰老及无限增殖化分子机理研究。对端粒酶活性调节机制及其新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在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Aging Cel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项目6项, 作为课题负责人或学术骨干参与科技部“973”,“863”项目4项。作为完成人之一获得2009年中华医学一等奖,2010年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讲教师之一2008年细胞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课和2010年分子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课。

举办部门: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9.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讲座时间:5月29日下午15:30-17:00

讲座地点:睿思楼122会议室

主讲人:于君宝,男,博士,鲁东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院长、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山东省杰青、首届“黄河三角洲学者特聘专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于君宝教授长期从事湿地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修复研究,目前的工作重点为湿地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陆海交汇作用下物质迁移与转化关键过程、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优化管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滨海生态绿化等。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际合作(DFG)项目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近20项。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96篇,获发明专利9项。

举办部门:生命科学学院

10.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燃料电池研究

讲座时间:5月31日9:00-10:30

讲座地点: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求实厅

主讲人:朱俊杰:南京大学教授 (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工作涉及生物纳米电化学、纳米与生物成像、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等。近年来,朱俊杰教授在基于纳米探针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开发、面向肿瘤的纳米诊疗系统的构建以及新型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迄今为止,朱俊杰教授共发表SCI论文500多篇,论文被SCI刊物他引18000多次,H-index为81, 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2014~2018)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及2018年Web of Science交叉学科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现在或曾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多项课题 。2018年获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5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编写专著Quantum Dots for DNA Biosensing (Springer ISSN 2191-540,  2013)和《纳米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2014)。作为主编了专著《Fabrication and Bio-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ized Nanomaterials》(2009, Research Signpost) 及《Nanocarbons for Electroanalysis》(2017, Wiley)。兼任《Recent Patents on Materials Science》杂志主编,《Analyst》,《Current Smart materials》和《分析科学学报》杂志副主编及 《Ultrasonic Sonochemistry》等多个国内外杂志的编委。

讲座内容: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绿色清洁的生物燃料电池已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借助纳米技术,设计结构优异和组分合理的电极,能够大幅度提高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同时,基于生物燃料电池的自供能生物传感器能够突破外加电源对传统生物传感器的限制,实现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化、实时化、便捷化。因此,我们以导电纳米材料为基础构建了一系列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提高电极的生物催化剂负载量及改善电极与生物催化剂之间的电子传递;并且提出导电材料包覆生物催化剂的方式,改善电极材料与催化剂的电子传递,最终开发出多种高性能的生物燃料电池。另外,基于位阻效应和生物催化剂脱离等策略,我们设计出目标物浓度与酶型生物燃料电池输出性能线性相关的自供能传感平台,用于癌症细胞的检测;进一步设计出可用于同时测定多种microRNAs的自供能传感体系,有望成为早期癌症细胞临床检测的有力工具。

11. Low-cost disease diagnosis on micro- and nano- biosensing platforms

讲座时间:5月31日10:30-12:00

讲座地点: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求实厅

主讲人:李秀军,男,山东青岛人,现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El Paso, 缩写UTEP)终身副教授。从1999年9月起,就读于山东大学分析化学并于2002年7月获得理学硕士。从2003年5月起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SFU)开展微流控芯片和单细胞分析的科研工作,并于2008年在SFU取得理学博士学位(获最佳博士论文奖)。从2008到200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从事DNA检测方面的博士后科研 (师从微流控著名教授Prof. Richard Mathies),之后从2010年到2011年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师从著名的Prof George Whitesides从事疾病检测方面的博士后研究。从2012年初就职于UTEP,2017年破格提升终身副教授。李秀军课题组的研究领域是面向微流控生物芯片和纳米技术在生物分析,生物医学, 催化和环境方面的应用,特别是专注于低成本诊断、病原体和癌症标记物快速检测、纳米生物传感器,生物组织工程和单细胞分析等领域的创新和研发。

 


< 上一篇:直播预告|毕业歌会,等你来赴最后的约 下一篇:讲座预告|第十三周学术讲座信息一览 >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